日子里的碎碎念:关于语文教学的几点感悟

2020-08-12 09:26
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,杂七杂八的情绪和意念就如忽然之间飘忽而过的云,似海上潮起潮涌般的飘忽而过,随即就归为一片无声的境地。
 
每天总是按捺不住的要去练习一段瑜伽,经常练习的大姐说,这东西上瘾。确实是的,挥汗如雨的样子,总是会让我想象自己就像那片经过滂沱大雨洗礼过的树叶一样,有一天总会有一种亮亮的颜色。
 
练瑜伽的时间是在我学习之后挤出来的,每天匆匆的归来,匆匆的奔向另一个地方,时间安排的满当当的,很充实。当然,其中少不了家人的支持和理解,把孩子安排的妥妥当当的。
 
时间往来兮忽,不知不觉之间,假期过去了一大半。一周的学习,也接近尾声。
究竟什么是事业?
“独学而无友,则孤陋而寡闻”,经过一些大师级别的讲座,和小团队的坊间磨课,发现了自己的薄弱之处,也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,所谓的学到老,活到老,也就是如此。
 
不局限于如此,还获得了关于语文教学的几点感悟:
 
一、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:“放下”与“提起”。
 
做人总是要求自己要拿得起放得下,其实语文教学也应该如此,一节好的语文课,面对琳琅满目的参考资料,不仅要放下一些不必要的备课资料,还要在诸多的资料中提起能体现自己课堂特色的资料来。胡子眉毛一把抓,结果最后什么也没得到。教师关注的点不是这节课讲了几个知识点,而是学生在这节课中获得了什么?一课一得真正实践到课堂中去,实现学生的主题地位和学有所获的总体目标。
 
二、语文教学的心理定位:“妙悟”与“澄明”
 
至道在于妙悟,妙悟在于即真。看《三十而已》的时候,会发现这样一个片段,当王太太再次遇到顾佳的时候,提出向顾佳介绍两个客户,被顾佳拒绝了。看着顾佳走远的背影,王太太自言自语的说:这女人能有多狠啊,看这个女人是否够狠,不是看她能够得着多高,而是看她能蹲多低。是的,语文教学也是一样,站在一个低的起点上,从学生的角度来理解文本的设计,进行课堂预设的分析,而不是高高的站在本文之上,仅仅是为了传授而传授。经过低阶段的领悟,才能在高角度的升华,进而澄明。
究竟什么是事业?
三、语文教学的感性选择:“阅读”与“写作”
 
叶圣陶认为落花水面皆文章,贾岛却两句三年得。记得有一位年轻的作家说,写作就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。“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”,有些人就是没有这样的感触。他们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,任各种情绪满溢于胸,却难以写出一个字。但是也有一些人经过后期的读书积累,加上丰富的敏锐感性,就是能写出触动人心的文章。当然,这也需要平时的积累和方法的引导。
 
 当我们观察思考每一单元课文的编排意图时,就不难发现,其实这些文章是为了教给我们方法而服务的,每一单元的后面总是紧跟着与前面课文相同或者相似文体的写作。所以在讲解文章的同时,也必须进行本单元写作方法的传授,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在习作单元教授作文的难度。
 
总的说来,做任何事情还是要用心去对待的,否则结果可能不会尽如人意。在归途中,买了一些玉米的我,顺道去跆拳道馆接了儿子。路上跟他说,不管是健身还是学习,总要用一种认真的态度去对待,只有你认真了,结果才能认真的对待你。他也好像懂了似的答应了几声。
 
不管什么花儿和草儿,都要浇灌和剪裁,不是么?语文教学就如成长中的孩子,探索着,剪裁着,又变幻中各种体式,但不管如何改变,宗旨是只有一个:阅读中找方法,生活中悟情感,实践中做表达,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发挥到最大的限度,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情感,是方向也是标尺。不妨吟啸且徐行吧。
分享到:
收藏
相关阅读